时间:2023/3/24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专科好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本文转自:农民日报

家访。(中为王博)

上语文课。

一起大扫除。

孩子们在学校里堆的雪人。

这似乎就是一个悖论,年轻的他们回到了大山,去帮助山里的孩子们“走出大山”。

天气即将入伏。几场中雨后,阳光复出,洒在潮湿微热的空气中。路面上积水还未消散,不时有带着口罩的行人匆匆走过。

七月上旬的东北开始酷热起来。吉林省四平市的乡村教师王博正与他的三个学生一起,进入了期末复习的状态。

与去年九月刚参加工作时的心理落差相比,现在的王博已然像一名工作多年的老教师,心情平稳了许多,即使只有三个学生,各种工作他也尽心尽力,力求万无一失。闲暇时,王博也学会了自我放松:听着歌曲开着车,约上三五好友小聚,聊天。之后,继续以“打满鸡血”的状态回归工作。

像王博这样的年轻人回归乡村当教师并不是个案,而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基础教育群体。尽管城市化不断发展,乡村人口仍有几亿。当前,很多乡村学校特别是较偏远地区的乡村学校面临学生人数少、教师吸引难、教育质量亟待提升等挑战。对于能够“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有发展”的乡村教师,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怀与照顾。

择业

年,王博出生于四平市铁东区石岭镇郭家村一户普通农家。上小学之前,王博所在村的村小便已撤销,学生都被集中到镇上的学校,王博也就早早开始了住校生活。每年只有寒暑假,王博才能回到家里和父母团聚。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到高中毕业。

作为家中的独生子,王家对于王博的教育格外重视。在镇上读完小学一年级后,王博便被送到了四平市内读书。在家教和自律的影响下,王博从小到大成绩都还不错,唯一的遗憾就是童年时父母陪伴的时光不多,更多的时候都是一个人面对学习和生活。

即使早已习惯了这样的状态,但多年离家住校的生活经历也让王博更加意识到,如果能在家门口就有学上、有老师教那该是件多么幸福的事情。也正是这样的经历,让王博萌生了扎根乡村陪伴孩子的想法。

这件事让王博困惑了许久。在无数个夜深人静、辗转反侧的夜里,王博躺在宿舍的床上,一边想着父母,一边想着快快长大。

时光如白驹过隙,日子就在平淡中一天天过去。

在经历十个寒来暑往后的年,16周岁的王博面临着人生的一次重要经历——高考。

高考前,王博就已经决定,坚定地向着自己的梦想出发:回到乡村去,当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从小学起,老师们的言传身教让王博对于教师这个职业有一种油然而生的崇敬感。从那时起,一颗梦想的种子就默默地埋在王博心中。

怀揣着这个梦想,王博毅然报考了吉林师范大学的免费师范生项目。最后,王博顺利通过该校的提前面试,凭借出色的成绩被吉林师范大学小学教育专业录取,距离他的教师梦更近了一步。

当然,免费师范生也是有条件的。王博在面试时被告知,毕业后他会被定向分配到四平市伊通满族自治县——一个距离他所在的铁东区开车约有两个小时车程的县。

年,王博顺利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作为伊通满族自治县第一批招录的免费师范生之一,入职伊通县大孤山九年一贯制学校。从去年九月开始,在该校下辖的杏木小学担任起了二年级班主任。

而整个二年级,只有一个班,三个学生。

从教

年吉林师范大学文科、理科有5个专业共招收名免费师范生。其中小学教育专业文科招收70名,理科招生30名,共计名。

王博说,吉林师范大学的小学教育专业是学校“卓越小学全科教师”培养专业。经面试合格的考生,高考分数出来后,在提前批次填报专业志愿。而其他专业是不需要面试成绩的。

根据协定,免费师范毕业生一般回生源所在省份中小学校任教,履行国家义务。鼓励毕业生到边远贫困和民族地区任教。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组织用人单位与免费师范毕业生进行双向选择。

大孤山九年一贯制学校是一所公办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坐落于伊通满族自治县大孤山镇大桥村,距离县城10公里。该校前身为伊通满族自治县第十五中学,3年县政府进行学校布局调整,把原爱民乡中心小学并入伊通县第十五中学更名为大孤山九年一贯制学校,目前该校下辖一所中心幼儿园、两所村小学。

杏木小学是王博从教生涯的开始,王博希望能在这里扎根坚守,帮助更多乡村孩子完成学业。根据要求,王博需要在村小服务至少十年。

学校目前只有二、三、四三个年级,每个年级有一个班。而且学生都不多:二年级有3个学生,三年级5个学生,四年级7个学生。目前,杏木小学共有6位老师负责,平均两个老师负责一个年级。

去年秋天,王博从一位老教师手中接过唯一一个二年级班级的班主任职务。

尽管之前知道要回到农村任教,但是报到那天还是与王博的心理预期有很大落差。

“当我知道自己班级只有三个孩子,脑袋‘嗡’一下,一片空白,这和我大学里学的教一群孩子的技能以及实习时候带一个大班级有着天壤之别。”看着眼前的三个孩子,王博只能自我宽慰。刚开学的那几天,一直有些闷闷不乐,只能听听歌,周末和朋友小酌一下缓解自己内心的困惑。

但是王博很快意识到,不能总让郁闷的心情影响工作。

“几十人有几十人的教法,几个人有几个人的教法。”教师的使命不在于教多少学生,而在于无论几个学生,都要因材施教,把学生教好。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后,王博开始探索适合小班额的教学方法。

班级里三个学生,一个是女孩,两个是男孩,都是学校附近村的。王博负责教该班的语文、数学和劳动科目。此外,还有一个老师教美术,一个老师教体育和校本,一个老师教音乐。

“虽然我们老师和学生都很少,但‘五脏俱全’,音乐、手工、书法、科学等课程都有,各位老师发挥所长,分工明确。现在学习环境真的比以前好太多了。”王博对我说。

住在县里的王博,每天开车往返于家和学校之间,路程需要半小时左右。除了自己上课外,其余大部分时间都在听老教师给别的班级上课以及在自己班级里坐班。

“夏天8点开始上课,冬天8点半,时间上还算富余。”王博说。

只有三个学生的班级,人人都是班干部。“每个人都能管一摊事儿,而且就学习效率来说还很高。”在王博的安排下,每个学生平均都有两个职务。

受过专业师范教育训练的王博更注重了解学生的心理情况、培养孩子们的体能。课余时间,王博和学生们打成一片,并随时沟通。冬天的体活课上,王博会带学生们打雪仗,不仅锻炼孩子们的体魄,更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辅助是王博在大学期间练就的教学基本功,走上工作岗位后,王博对于信息技术的运用更加得心应手。“我做课件还是比较好的,比如一些游戏,像青蛙过河、小猴摘果等。”谈到教学设备,王博比较自信。在杏木小学,老教师还是以板书为主,一个是习惯问题,另一个是板书可能呈现更清晰。王博更多时间也还是习惯用板书,只有讲新课的时候,王博才会用课件来进行教学导入。

短短一个学期里,王博就有了太多有趣的回忆。

有一次语文课,王博给孩子们讲授课文《田家四季歌》。按教学要求,这篇文章要求学生能够熟读与背诵。

文章的开头是这样的:

“春季里春风吹,花开草长蝴蝶飞。麦苗儿多嫩桑叶儿正肥。夏季里,农事忙,采了蚕桑,又插秧。早起勤耕作,归来戴月光……”

王博笑着对我说:“在带领学生们读这篇文章的时候,东北的小孩儿齐声朗读读出了一种二人转的感觉,快唱出来了,特逗。他们专注朗读的神情,特别好玩,特别可爱。”

课堂之外怎样鞭策孩子们的功课?仅有三名学生的班级也可以成为一种优势,王博为此进行了“私人定制”:每天针对三个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会给他们留不同的作业,以便于因材施教。

“每个学生都是VIP。”王博举了个例子,有一天放学前他给孩子们留的语文作业是:其中一个孩子因为最近古诗没有背熟,他的任务就是背诵古诗《夜宿山寺》;另一个孩子因为前两天生字听写差一些,其主要任务就是熟悉生字;还有一个孩子古诗和生字都没有问题,主要就是预习后面的词语。

仅有三个学生,即使是差异化留作业,第二天也可以高效率地检查,而且效果非常不错。

记录

对于自己从小住校的经历,王博五味杂陈。他从自己身上推己及人,意识到陪伴与记录对于一个人童年的意义。“00后”的王博想到了在社交平台用小视频的形式记录下孩子们成长的点点滴滴。

“我的到来一下子拉低了学校教师的平均年龄,除我之外的其他教师平均年龄在五十岁左右。”作为杏木小学唯一的年轻老师,王博的到来给学校带来了一股年轻的气息。

“时代的记录者,宣传正能量。”这是王博对自己行为的评价。

自习、课间休息、午餐、体育活动、大扫除……三个学生成长的点滴都被王博耐心地记录下来。

谈及给孩子们录制小视频的初衷,王博对我说:“我从小的生活就没有这样的记录,因此我想用一些方式来记录他们的成长,等他们长大后回顾童年的经历时,会有一个美好的回忆。也想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更多人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ipingshizx.com/spszx/1341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