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2/6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本文来源:吉报调查」

年3月,正是春初时节,但祖国辽阔的东北大地却是阴风怒号、狂沙满天,到处笼罩在一片凄凉萧瑟之中。此时正值“九一八”事变的前夜,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昭然若揭。

这时,在四平街(四平市)火车站,从南来的列车上走下来一位30岁出头的文弱书生,略显清瘦的他个子不高、戴着眼镜。虽然经过长途旅行的一路颠簸,但这个青年眼里透露的不是疲惫,而是忧虑、愤懑甚至悲凉。这个人,就是当时已经在国内小有名气的作家、诗人王统照。日前,记者就王统照及其当年在四平市生活战斗的岁月访问了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研究馆员隽成军。

心系家国天下

王统照,字剑三。年出生在山东省诸城相州镇相州村一个地主家庭。他自幼聪颖,6岁入家塾。7岁丧父。在母亲的悉心教养下,潜心习读四书、五经。12岁开始接触《新体地理》《历史教科书》《笔算数学》等新课本。后来考入县城高小。年,王统照考入山东省立一中,这期间他开始文学创作,完成了他第一部小说《剑花痕》,发表了文言小说《新生活》。年,为纪念反对帝制、再造共和一周年,编写话剧《云南起义》,自饰蔡锷将军。年,王统照考入北京中国大学英国文学系。在北京读书期间,王统照接触到了更多优秀的民主人士,接受到更先进的文化思想的熏陶。年五四运动时,参加了火烧赵家楼的示威活动。年冬,与郭绍虞、郑振铎、耿济之等12人,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年1月参加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曾编辑《曙光》《晨光》等杂志,主编《晨报》的《文学旬刊》。年7月,他大学毕业,留校任教。同年10月,出版第一部长篇小说《一叶》,年就任中国大学教授,两年后迁居青岛。当时的王统照已经是一个在中国文学界小有名气的作家、诗人。在文学研究上也有颇有声誉,他有学历有地位有才华又经济富足,完全可以在青岛法租界里过他逍遥自在的上流社会生活,但心系家国天下的王统照却洞察了旧制度的腐败和帝国主义侵略者的野心,毅然离开青岛北上。

王统照故居

目睹山河破碎

年3月,王统照受到老同学、时任四平街东北第一交通中学校长宋介的邀请,来四平任教。当时的四平,表面上风平浪静,其实,日本侵略者一直在积极制造各种麻烦和事端,制造侵略战争借口。此时的四平,本应该是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实际上却是“山雨欲来风满楼”,一场腥风血雨就在眼前。而这一切,早已被思想极其敏锐的王统照清楚地认识到。他在从青岛到四平的火车上,就无端遭到日本人的盘查,在自己的国土上行走,却要受到外国人的严密跟踪和无礼讯问,王统照倍感屈辱。尤其是火车过了沈阳,还没有进入四平站的时候,王统照就敏锐的观察到日本兵正在集结操练,为攻打沈阳做准备。此情此景,让一路颠簸而来的王统照十分痛心,凭窗远眺,东北大地到处笼罩在日本军队的铁蹄阴影之下,他痛心疾首,奋笔疾书写下《北国》诗词四首。其中“处处风翻红日旗,残山剩水认依稀。博眼异语三千里,岂待他年事可知。”只言片语就道出了王统照心中难以抑制的愤懑与不平。

原本他是怀着满腔热情到四平讲学的。路上列车风驰电掣,东北大地莽莽的森林,皑皑的白雪,宽阔的河流,一望无际的黑土地,真是给人以山河壮丽、物产丰富的壮美感觉。然而,一路上目睹了一片片日俄两国在中国东北相互角逐而留下的战乱痕迹,内心更是愤懑。眼前的情景、耳边的声音,无不让王统照那颗年轻的心焦虑万分。所以,他发出“岂待他年事可知”的慨叹。眼见日寇对东北虎视眈眈,魔爪越伸越长,回顾以往日俄在此角斗的历史,诗人为遍体鳞伤的祖国母亲痛心与哀伤。他清楚地认识到,亡国的危险已近在咫尺,哪里还要等到他年?而事实也正是如此,就在这年的九月,日本侵略军攻打沈阳,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发生了,东北沦陷。

隽成军告诉记者,在四平的那段日子里,王统照除了在课堂上给学生上国文课,就是到东北各地去游历考察。在长达近三个月的时间里,他曾从四平北上长春、哈尔滨、大兴安岭等地,目的不是游历白山黑水陶冶性情,也不是为了考察乡土民风积累创作素材,而是为了调查了解日本人侵占东三省的实际情况,警醒自己唤起民众。他一路走一路写,写下了6万多字的散文集《北国之春》以及大量反映四平及东北残酷现实的诗词。

“脱粟新蒸赤豆香,青芹牛羹试初尝。菜根自有真滋味,不辨家乡与异乡。”还有“十字街头蓬首回,绽裳在手走徘徊。年年苦补劳人服,难补山河寸寸灰。”这两首诗都是王统照当年在四平街生活的所见所感,也是他旅居四平街期间所做的一组旧体诗《东北杂诗》中的两首。创作于年4月间,年10月4日发表于《文汇报世纪风》版。王统照在这组旧体诗的跋中写下这样一段话:“右东北杂诗三十三首,皆在旅居寂寥中信笔所写。旧体诗有现成格律,解一系干,图省气力,记诸小册子上,幸未遗失,偶一检视,若梦前游,诗固不佳,尚留鸿爪。愧无健笔壮慨,达出山川之雄秀与风物之奇崛耳!相去七年,东北已成他人’禁地’,往迹重游不知何日,烽火留离,尤系怀思!秋夜重录一过,辄掷笔出门望天半明星光作之也。”这两首诗分别写王统照在四平友人家做客及在四平街看到的情景。前者写的四平的乡土民俗,清新质朴的审美气质扑面而来。在这里,诗人王统照不仅体会到菜根的乡土味,也享受着四平友人“淡泊而浓厚的淳朴深情”。而后者诗人则以白描的手法,描绘出30年代初四平街这座东北小城贫苦妇女的生活剪影。十字街头是当时四平街最繁华的地方,店铺林立,行人络绎不绝,被贫困与饥饿逼上绝路的妇女们,顾不得害羞,在人前抛头露面,以自己的针线,为那些穷苦力缝补衣裳。而在诗的最后一句“难补山河寸寸灰”却是诗人发自心底的慨叹,一件破旧的衣服可以用针线补好,东北山河被日寇的炮火焚毁,山河破碎,却很难补救啊。在这里,他流露出浓重的忧虑与伤感,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贫苦妇人悲惨命运的焦虑和对国土沦丧的忧心如焚。

吹响救亡号角

熟悉王统照的人,大概都记得他那首《旅程》:“惊心东北事,谁复念经营。铁骑驰三郡,飙轮碾百城。山河空设险,陇亩代春耕。到处闻人语,沈阳正假攻。”这首诗写于年5月,是王统照离开四平途中所作。此次东北之行,看到了日寇对东北蚕食鲸吞的大量事实,王统照虽为一介文弱书生,但他目光犀利,思想深邃。对敌人长驱直入为非作歹,而国人却无动于衷,丝毫无反抗之举提出了尖锐的质问。“到处闻人语,沈阳正假攻”,这首诗的结尾,王统照一针见血地指出日寇对东北侵略的程度之深,亡国的危险已近在咫尺。这是王统照在归乡途中,对即将爆发的“九一八”事变敲响的警钟。

在四平、在东北,在那个内忧外患的年,王统照通过文学作品直抒心声,发出了警惕日本侵略的呐喊。他以笔作刀枪,吹响了唤起民众的号角。

王统照在四平生活工作了近三个月时间,在这短暂的日子里,他以一个国文老师的身份在课堂上向四平青年学子大力宣传新文化和爱国思想,以进步思想教育启迪学生。在他的国文课上,他讲鲁迅、叶圣陶的小说,讲朱自清的散文,希望通过文学来陶冶学生们的品德,宣传新思想、新文化。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以自己创作的大量诗词等作品,鼓励和启发四平青年思考国家命运,感染和激励他们寻求真理、寻求新的救国救民道路。他的学生许恩远曾回忆说:“先生当年给我们讲课经常宣传爱国主义思想,那时候我们还以为他是上级派下来的地下党呢!”

年4月,也就是在王统照要离开四平返回青岛之前的一个月,四平东北第一交通中学首届高中班学生临近毕业,学校准备出一本《东北第一交通中学铁路管理科高一级毕业纪念册》,师生们一致邀请王统照撰文留念。他推辞不过,为纪念册写了一篇序言。在序言中,他叮嘱学生,毕业后要继续“以青年的精神,脚踏实地,去随时研究有益的学问。以不断的努力,联合大家,做极平凡的事业。”他还语重心长地告诫学生们:“谁都知道交通与国家的关系,举凡工商业的振兴,人民智力的增进,无不有赖于此。偌大的中国极为明显的是交通权全在外人手中,不止东北一方,是国势不振人民贫弱的一大病根。这倒不需多说,但希望诸君从事于此,将来不止能做交通技术人才,还要进一步以求中国交通事业的发展。”在那样一个日本宪兵随时出没、条件十分恶劣的环境下,王统照敢于撰文直接表达反对外来侵略的爱国思想,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虽然他离开四平街三个月后“九一八”事变爆发,东北第一铁路中学被迫停办,但王统照给学子们的忠告,却是影响极其巨大的。

隽成军,男,满族,年6月出生,吉林省通化县人,现任四平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研究馆员,吉林省考古学会常务理事、吉林省文物鉴定专家委员会委员。他先后参加考古发掘报告《后太平-东辽河右岸以青铜时代为主的文化遗存调查与试掘》《二龙湖古城址发掘报告》等书撰写工作,主编《中东铁路支线四平段调查与研究》《叶赫河流域先秦遗存考古调查与研究》等书,并在《考古》《东北史地》《满族研究》等刊物上发表理论研究和文物普及文章近百篇。

吉林日报社出品

策划:姜忠孝

作者: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毕玮琳李萱通讯员苑桂贤

编辑:于悦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ipingshizx.com/spsxw/1319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