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0/18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四平的历史文化之旅

我们的四平古老而又年轻。说她古老,是因为四平各民族的历史文化可以追溯到上古乃至更远,不仅客观存在着数千年的文明,还拥有足以让世人刮目相看的辉煌的历史;说她年轻,四平这座城市从设“四平街站”算起,只有一百多年历史,真正回到人民手中还不到七十年。生活在当今时代的四平人,应该怎样认识、看待四平古老而年轻的历史文化呢?“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古今者,历史也,任何历史阶段都不能“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而孤立存在,都必然继承,发扬前人的传统而给后世以影响。文化,是连通历史和未来的一条生生不息的血脉,更是中国今天不断书写奇迹的力量之源。今天,就让我和大家一起共同开启四平的历史文化之旅,感受我们四平源远流长、异彩纷呈的文化,使之成为四平“商旅兴市”和“文化铸市”的金色招牌。

之四·流光溢彩·偏脸城城址和友谊村辽墓群

权力的更替从来没有空隙,过去年代里密集的朝代,使得历史紧凑得没有喘息的机会。一个王朝的衰落,意味着另一个王朝的必然崛起。从公元年契丹建国到公元年金王朝的覆灭,四平进入了历史上的辽金时期。这是四平历史上空前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高度融合,少数民族文化间也相互影响。一方面,中原人口的大量迁入为辽金元三朝带来了先进的思想文化和农业生产技术,加速了契丹、女真、蒙古族等民族的汉化进程;另一方面,伴随着三支骑马民族的兴起,契丹、女真、蒙古族与其他各民族频繁进行军事接触,在潜移默化中完成了民族文化的交流与交融。同时,辽金两朝在这里设置了政权机构——韩州,加强这一地区的管辖,使这里成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给四平留下了近五百处古文化遗存,其中城址多达40余座,是四平古代城市发展最昌盛的时期。

偏脸城城址平面图

偏脸城城址西城墙

偏脸城城址位于梨树县白山乡岫岩村,原为辽代九百奚营故地,金初韩州从柳河县迁治于此。金人王寂《辽东行部志》记:“乙丑、次韩州、宿于大明寺。韩州,辽圣宗时并三河、榆河二州为韩州……,故城在辽水之侧,常苦风沙,移于白塔寨。后为辽水所侵,移于柳河县。又以州非冲途,即徙于旧九百奚营,即今所治是也。”

偏脸城城址因城垣依地势修筑,方向偏斜,地势不平,故称“偏脸城”。城垣为夯土构筑,周长米,城墙现存最高处达7米以上。古城辟四门,东西两门辟在两墙正中,南北两门辟在两墙东部,各门均有马蹄形瓮城。古城有角楼而无马面,西北角楼保存较好。城外有护城壕,城内已辟为耕地。偏脸城城内除了俯拾皆是的建筑构件和陶瓷器残片等遗物外,近年来还出土了许多具有珍贵历史价值的完整器物。诸如:瓜楞瓷壶、黑釉玉壶春瓶、双鱼纹铜镜、有柄人物故事镜、铜风铃、铜造像、铜棋子、金质头饰件、官印等。偏脸城内出土的各类遗物多为辽金时代典型器物,可见该城是在辽代九百奚营的基础之上扩建的。三迁后的韩州治所——偏脸城,同其它辽金古城一样,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城内曾出土一些具有渤海文化特征的遗物(饰莲花纹的黄褐色陶罐,指捺纹花边滴水等),说明当时在偏脸城里不仅居住着女真人、契丹人、汉人、还有渤海人等其它民族。据史料记载,韩州三迁至今偏脸城后,成为多民族的聚居地,金明昌元年发展成为商贾云集的物资集散地。

偏脸城城址出土编钟

偏脸城城址出土双龙纹铜镜

古城还承载着一段久远的历史。天会六年(公元年)十月,徽、钦二帝被迁到韩州,幽困于此两年之久。当时的韩州城经过宋金战争,居民寥寥无几,加之这里又地处塞外,十分荒凉凄婉。二帝在这里带领皇室家族开荒垦田、修补房屋、自食其力。两年后的七月,二帝又被从韩州城迁至五国城,开始了新的遭遇。十多年前在偏脸城城址南侧的昭苏太河老河床处挖砂子出土的青铜“大晟”编钟也许就是徽、钦二帝带到这里遗留下来的,反映了女真贵族入侵中原的历史及北宋王朝逐渐溃灭的情况,也是“靖康之祸”的历史实物见证。

偏脸城城址出土辽白釉提梁壶

偏脸城城址出土小金鱼

金代韩州故城,历史上曾有三次大规模政治动乱:一是金海陵王正隆六年(年),咸平府谋克括里攻陷韩州,据咸平,犯东京。二是金章宗明昌元年(年)十月,契丹人德寿和陀锁叛金起义,占据信州,寇掠韩州。三是金卫绍王崇庆二年(年)三月,契丹人耶律留哥占据隆安,韩州一带,募兵数月,众至十余万,留哥被推为都元帅。自号辽王,建元天统,威震辽东。

金末,蒙古贵族举兵南下攻金伐宋,“志在掳掠,得城旋弃”,大军所到之处杀掠焚烧一空,韩州城当然也未能幸免。此后的数百年间,这里沦为蒙古贵族的游牧之地。

友谊村墓葬

墓葬是定格的历史,它所蕴藏的文化内涵不可穷尽。位于偏脸城城址北部的友谊村辽墓群,现已查明有砖室墓10余座,附近有辽、金时代村落遗址,可能是护陵户的居住址。已清理的郑家村胡家屯东侧八角形壁画墓,墓道内随葬牛头,墓内壁画为廊庑,与其他地区所见辽代壁画墓绘画内容不同,可能是辽末九百奚营的奚人首领墓葬。友谊村砖室墓多见泥质灰陶骨灰罐或多人二次葬。在友谊村西侧有一石羊侧卧在路旁,当是墓前神兽之一。友谊村原名为“高丽坟”,可见当地居民很早就知此地是古墓群。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当地居民打井已破坏4—5座砖室墓,其墓砖被用做垒砌猪圈和铺路,出土陶罐、仿定瓷碗,鸡腿瓶和铜镜等遗物均已散失。友谊村辽墓群是吉林省首次发现的砖雕仿木结构壁画墓群,其分布范围大、墓葬等级高,形制多砖砌八角形,墓室雕砖装饰,家居生活内容的壁画等与中原相同,表现了辽契丹风俗与中原时尚的趋同性,是我们破解辽代墓葬意识和墓葬制度的钥匙。墓葬毗邻居住址,这种布局有着数千年的历史,“事死如事生”的文化传统不仅要求生有所居,更加期望死有所归。友谊村墓群距辽代九百奚营和金代韩州故城——偏脸城城址较近,可能为同一人群不同性质的遗址,两处遗址的共同出土意义深远,其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加完整的复原、再现偏脸城先民的生前身后事,还为我们研究九百奚营和韩州的建治年代提供了重要线索。

赞赏

长按







































克白灵苏孜阿甫片价格
文案(包吃住)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ipingshizx.com/spsrk/26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