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4/9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年新中国成立后,37岁的第四野战军第39军政委吴信泉中将(年被授中将),携带自己的妻子儿女回到了湖南老家平江县。

年参军的他已经离家整整19年了,多年的戎马生涯让吴信泉从小小的士兵当上了39军的政委,他这次也算得上是“衣锦还乡,荣归故里”了。

当年离开家乡的时候,吴信泉可谓是孑然一身,连身上的盘缠和衣物都是东拼西凑的。但如今却不一样了,他不仅带回了自己的娇妻和儿女,还经过组织批准携带了探亲费万元(注意与现在的币值差异)。这笔钱虽然算不上太多,但绝对能够让家中的兄长和父亲花上一阵子。

除此之外,吴信泉还带了半个班的队伍以及斤粮食、斤盐、8床被子以及4件毛衣,用两辆缴获来的美式卡车一同带回平江县。他们从湖北汉口出发,一路上浩浩荡荡地向着目的地前进,此时的吴信泉心中好不畅快。他想起自己少年时与父亲的约定,不由得泪眼婆娑起来,当年是未经人事的少年郎,如今已然快到不惑之年了。

吴信泉很想念他的父亲,也想念他的兄长吴甘泉。从小就跛腿的哥哥,这么多年照顾父亲多不容易啊,他想着想着,眼泪就要流出来。终于,吴信泉回到了自己的村庄,他迈着大步向自己家走去。可是,走到家门口的时候他突然愣住了,一阵不详的预感令他浑身一激灵——跛腿的哥哥吴甘泉独自倚在门口迎接他,却不见父亲的踪影。

“大事不妙了!”

果不其然,进入家门后的吴信泉怎么也找不到父亲的踪影,他急切地询问自己的哥哥,才得知父亲早已惨死在家中。在听完了哥哥的陈述后,吴信泉泪眼婆娑,他十分自责地说道:“都是我的错,是我害死了父亲!”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本期内容,将为您讲述开国中将吴信泉将军的戎马一生,他们一家人为革命事业做出了太多太多的牺牲,吴信泉的惨死就是敌人血淋淋的罪证。

与父亲的约定

这个世界上最为悲壮的事情,就是父母亲手将自己的儿子送上战场。“自古忠孝难两全”,年以后的有识之士更能体味到其中的悲凉。年的一天,在湖南省平江县的一处村庄,一对父子正在依依惜别。吴信泉的父亲将他送上了战场,他们在大战前夕做了最后的约定。

“等到打走了敌人,我就回家看您,为您养老送终!”

当时还是18岁的吴信泉向父亲这样保证,吴父看了看自己的儿子,用力地点了点头。看到儿子这样有志气,吴信泉的父亲心里很是欣慰,但此番分别不知父子能否再见,他也难免多叮嘱几句。吴信泉只有兄弟两人,哥哥吴甘泉是患有小儿麻痹症的残疾人,他明白自己离家后父母和哥哥的生活肯定要很艰难。

但国难当头,实在是没有办法,父子两人只能洒泪告别。

吴信泉年出生在湖南平江县的小村庄,他的父母都是十分穷苦的农民。正是因为贫穷,吴信泉的妹妹吴石屏,很小就被送到别人家里当童养媳。吴信泉失去了读书的机会,而他的哥哥吴甘泉也失去了治疗小儿麻痹的机会,一家人都依靠着几亩水田度日。

饥寒交迫的生活使得吴信泉从小就对革命很是向往,他在14岁的时候与父亲一起参加了农民协会。“打土豪、分田地、惩恶绅”,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磨砺之后,吴信泉加入了当地的赤卫队。当时吴信泉只有15岁,还不到参军的年龄,他在赤卫队主要担任传递情报的任务。

年幼的吴信泉知道自己家里的情况,他一开始也没有参军的打算,只想跟着赤卫队一边革命一边照顾父母和哥哥。他甚至盘算着,等将来地里的粮食收多了卖了钱,把当童养媳的妹妹也接回来,一家人平平淡淡地过日子。

中国的农民就是这样朴实,农民的儿子也是这样朴实。但是,老天连吴信泉这样朴实的愿望都打碎了。在参加了赤卫队的第3年,平江的“挨户团”突然挨家挨户地抓人,尤其是针对赤卫队成员。“挨户团”原本是革命的力量,但平江县的这支队伍却因为土改失败,被当地的地主利用成为了反革命力量。

没办法,吴信泉为了不被“挨户团”抓走,连夜爬墙逃走了。当时18岁的吴信泉没出过远门,身上又没有盘缠,他一时之间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想到自己的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吴信泉很想回家看看,但他又怕牵连到父母,站在路边的吴信泉很是纠结。

不过幸运的是,一支红军的队伍刚好从路边经过,吴信泉向他们说明了自己的情况。红军战士得知吴信泉曾是赤卫队的成员,又已经年满18岁,就答应让他入伍当兵。就这样,吴信泉就跟着红军的队伍走了,他后来一打听才知道,这是彭德怀带领的红三军团。

彭老总当时带着红三团南征北战,吴信泉就跟着部队到处走,这一离家就是2个多月。吴信泉的父亲就剩下一个健康的儿子,他不免深深地担忧了起来。所幸的是,吴信泉的队伍2个多月后又打回了平江,他马上给家里报信。吴父趁着队伍在平江休整,带着拼凑的盘缠衣物兴冲冲地去看儿子。

儿子当兵打仗去了,吴信泉的父亲很是自豪,他虽然没读过书,但知道红军是革命的队伍,是为贫苦的老百姓打仗的。见到儿子以后,吴父虽然很是不舍,但他也尽量不给吴信泉心理负担,鼓励他在部队中要努力上进。看着衰老的父亲,想着自己一贫如洗的家和残疾的哥哥,吴信泉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在红军队伍中磨砺了2个多月,吴信泉也知道了很多革命的道理,他明白革命必定要有人牺牲的。可是家里人怎么办呢?吴父看出了儿子的想法,宽慰他自己会照顾好家里的一切,让他只管在前线战斗。一阵心酸之下,吴信泉含着泪水与父亲约定,等革命胜利以后再团聚。

就这样,父子两人分别了,这一分别就是整整19年。

戎马倥偬十九载

进入部队的吴信泉表现很是勇猛,他先后参加了中央苏区的第一次到第五次“反围剿”,并且跟随部队参加了伟大的长征。全面抗战爆发以后,吴信泉率领部队的战士加入到了平型关战役中,与兄弟部队共同取得了“平型关大捷”。

年2月份,旅团的团长张绍东、参谋长兰国清率领部下反水,时任旅长的张海东被气得吐血,这就是十分著名的“张兰事件”。当时吴信泉临危受命担任了团的政委,与田守尧一起狠抓部队的纪律以及风气,使得士气很快就上来了。团马上就恢复了以往的战斗力,在不久后的张店阻击战中圆满地完成了组织上分配的任务。

在晋东南的反“九路围攻”中,吴信泉表现出了过人的军事才能和胆识,他在随部队东进“冀鲁豫边区”后,担任八路军第二纵队新编第二旅的政委,在年5月份南下支援在华中地区的新四军。一路转战华中的吴信泉,随后又被任命为新四军第三师第八旅的政委,不久后担任了苏北军区淮海军分区司令员兼任政委,指挥了多场战斗。

吴信泉是红军队伍中名副其实的老兵,他一直从“反围剿”打到抗日战争结束。此时的吴信泉原本以为战争就这样结束了,他很想回到自己的家乡去看一看父亲。可没想到,抗日战争一结束,解放战争又开始了。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的吴信泉,带领新四军第三师独立旅的战士们奔赴东北,他在此期间担任旅长兼政委。

吴信泉在来到东北之后,很快就参加了举世闻名的“四平保卫战”这场战役打得非常惨烈。年,他又率领部队参加了冬季攻势作战以及辽沈战役,指挥第二纵队一路高歌猛进,生擒了国民党部队第五军的军长陈林达和第一九五师师长谢代蒸。到了年,吴信泉又率领第四野战军第三十九军先后参加了平津、恒宝和广西等战役,从东北地区向着中南地区进军。

勇猛无比的吴信泉带领将士们从东北打到广西,解放了柳州、南宁这样的大城市,一直到解放镇南关才算结束(现改名为友谊关)。当解放军战士们将红旗插上镇南关的城楼,广西全境算是完全解放了,吴信泉在解放战争中的任务圆满完成。一路走来风风雨雨,这位昔日的战士已经成长为了解放军中流砥柱般的将领。从年参军到年解放广西,他戎马倥偬的岁月已经过去了十九年。

在这十九载的岁月中,吴信泉见证了太多的历史性时刻,他也目睹了太多战友的牺牲。新中国成立以后,吴信泉终于被批准回乡了,他的心情无比激动。在部队中,他找到了自己的真爱俞惠如,两个人一同组建了美好的家庭,新中国成立的时候,夫妻两人已经走过了整整九年的时光。

虽然吴信泉一直都在部队中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但这九年来两夫妻生儿育女,也享受到了平常人求之不得的天伦之乐。在闲暇的日子里,吴信泉总是会想到自己远在家乡的父亲和兄长,他最为挂念的就是他们了。虽然吴信泉在这十九年间也寄回过信件,但每次收到的回信都是“很好”,家里人越是这样回复他的心里就越是不安。

其实吴信泉心里明白,很多社会上的闲散人员趁着战乱啸聚山林,成为了杀人放火的土匪。自己的老家平江县,也到处流窜着大大小小的土匪,百姓的日子过得并不算太平。当时的新中国百废待兴,方方面面的事情都需要去完善,土匪的问题一时半会也没办法解决。吴信泉的心情很急切,他简直想马上就飞回湖南平江县,回到自己家人的身边。

终于,吴信泉在收到上级关于他探假的批复后,马不停蹄地做足了一切准备。在短短的数天之后,他就带着妻子和儿女以及半个班的战士,浩浩荡荡地向着老家平江出发。

“家里人都还好吧!”

在路上的吴信泉一直都这样想,他也只能尽量往好的方面去想。古人云,“近乡情更怯,不敢见来人”,少小离家的吴信泉看到自己离家越来越近,他的心情就越来越复杂。毕竟自己已经将近二十年没回去了,对家里的情况一无所知。他既欣喜又惆怅,既欣慰又感伤,对于每一位离家的游子来讲,他们的心情都应当是如此吧。

只不过,还没回到家的吴信泉,看见独自倚在门口等待自己归来的哥哥,直觉就告诉他大事不妙了。事实也的确是如此,吴信泉终究没能完成自己与父亲的约定,这成了他一生中最为悔恨的事情。

却问慈父今何在

哥哥吴甘泉远远地望见了吴信泉等人,他显得十分兴奋。虽然兄弟两人已经将近二十年都没见面了,但血脉亲情这种东西是有感应的,更何况吴信泉在回家之前早已去信告知。他顾不上自己腿脚不便,一瘸一拐地将弟弟弟媳侄子侄女等人迎进堂屋,招呼他们坐下休息。

可早已感觉到大事不妙的吴信泉,只是径直地向着父亲的屋子里走去,却发现里面空无一人。他又来到厨房以及其他的房间,也不见父亲的踪迹。吴信泉真的开始着急了,他十分惊恐地询问哥哥吴甘泉——父亲去哪了?

老实巴交的吴甘泉不会隐瞒自己的情绪,他慢慢地收起脸上的笑容,严肃地告诉弟弟:“爸爸早就过世了。”

这句话恍如晴天霹雳一般,直直地击在吴信泉的心上。他焦急地询问哥哥吴甘泉,为什么没有告诉自己,父亲到底是何时去世的?听到弟弟这样询问,吴甘泉也忍不住自己的眼泪,他告诉吴信泉,其实父亲在十九年前就去世了。

吴信泉简直难以置信,那岂不是看完自己以后,父亲就去世了吗?他着急地向哥哥询问细节,吴甘泉随后的话更是让这位戎马半生的将军无法接受。

原来,当年吴信泉的父亲去部队看完儿子后,一回到家就被守候在四周的“挨户团”给抓起来了。他们逼迫吴信泉的父亲说出儿子的下落,但遭到了拒绝。于是,这群人就将吴父抓了起来,然后以极为残忍的方式殴打他。但即便是如此,吴父也没有说出儿子吴信泉的下落,只是默默地承受着肉体的伤痛。

吴父是非常老实的农民,他一方面难以承受“挨户团”的毒打,一方面又担心自己的家人受到伤害。毕竟,除了参加红军的吴信泉之外,他还有残疾的大儿子以及结发妻子在家中等候。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的吴父,在长期的虐待中患上了严重的精神疾病,他开始喃喃自语且情绪异常。

但吴父异常的行为并未引发“挨户团”的怜悯,他们反而更加变本加厉起来,对吴父采取恐吓和羞辱。吴父有时候是清醒过来,觉得自己这样活着没有半点意思,他想到了以死的方式来抗争。虽然他很是舍不得自己的子女和妻子,但穷人就是要受到剥削和欺凌啊,被关押殴打的日子实在是不好受——有谁来救自己呢?没有谁会来救自己的。

万念俱灰的吴父,在一天吃面条的时候,将面条和砸碎的瓷碗一起吞进了肚子里。眼看着要闹出人命,“挨户团”的人也开始慌了,他们七手医院去抢救。但锋利的瓷片早就扎破了吴父食道和肠胃,人在半路上就不行了。人死了,“挨户团”的人开始推卸责任,他们知道吴家的小儿子不在家,只剩下孤儿寡母又无权无势,这件事情竟这样不了了之。

不久后,吴信泉的母亲也去世了,家里只剩下吴甘泉一个人。他既没有劳动能力也不识字,只能依靠左邻右舍的施舍勉强度日。但在那样一个自顾不暇的年代,旁人再有善心又能给予他多少粮食呢?

这十九年来,吴甘泉不过是在这世上苟延残喘罢了,他之所以还活在这个世界上,不过是等待自己的弟弟回来。

“不管你混得好不好,至少回来还有个家。”

听完哥哥的陈述,吴信泉哭成了泪人,他大声叫喊着:“是我害死了父亲,是我害死了父亲!”

可一切早就于事无补了,吴信泉再也没能亲眼见到父亲,实现自己当年的诺言了。可怜父子一别十九年,吴信泉归来的时候,家里连父母的一张照片都没有。他只能在脑海中回忆父母的模样,再多的牵挂与恩情,也只能来生再报了。原本想着荣归故里的吴信泉再也没心思待下去,他匆匆地带走了自己的哥哥吴甘泉,然后就离开了平江。

在离开平江之前,吴信泉还找到了自己的妹妹,不过她早已有了自己的家室,大概一生也就只能这样过了。吴信泉给了妹妹一笔钱,安顿好她们一家人之后,告知有事情尽管来找哥哥。而后,吴信泉一行人就踏上了归途,他知道自己的家再也没有了,十九年来的美梦就这样破碎了。

不久后朝鲜战争爆发,吴信泉决定化悲痛为力量,绝不辜负父亲对自己的期望。他成为了跟随彭德怀入朝的第一批指战员,在38岁的时候率先打响了与美军对抗的第一枪。在战场上的吴信泉很快就忘记了伤痛,他仿佛进入了另外一种状态,变得完全无所畏惧起来。

正是这种无所畏惧的精神,让他在对抗号称“年无败绩”的华盛顿时代建立的美军王牌部队“骑兵第一师”时,打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风采与胆气。吴信泉带领志愿军战士英勇作战,在短短的几天内就将这群狂妄之徒击垮,歼灭了“联合国军”0多人,其中就有多名美军。

吴信泉的首战告捷,极大地鼓舞了士气,热情高涨的志愿军战士在第二次战役再创佳绩。他率领第一一六师率先进入平壤,再度创下了志愿军部所进入平壤的记录。此后的第三次战役中,吴信泉再度率部所刷新纪录,成为第一波进入汉城的志愿军,并且占领了南朝鲜的总统府。第四次战役,吴信泉创下了“生擒美军最多”的记录,一次战斗就俘虏了美国士兵超过人。

这种化悲痛为力量的精神,使得吴信泉在朝鲜战场上无往不利,这也算得上是告慰其父亲冤死的亡魂。年授衔仪式上,吴信泉因为卓著的战绩被授予中将军衔,同时获得了二级八一勋章、一级自由独立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这一枚枚的勋章中,都有着吴信泉父亲的影子,正是父亲的约定让他在战火中始终保持活下去的信念。

或许是由于自身在家庭方面的缺失,吴信泉将军一生共养育了12名子女,包括8个儿子和4个女儿。从朝鲜回来的吴信泉一直为国家做着贡献,直到年4月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0岁。他的子女都顺利地长大成人,在各行各业中默默地做着贡献,继承着将军的遗志。年8月,吴信泉将军的长子吴皖湘也去世了,享年78岁。

吴将军的一生是可歌可泣的,他们一家人为革命奉献了太多太多。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吴信泉的家庭生活是不圆满的,但他的这种不圆满却换来了全国亿万家庭的大团圆。斯人已逝,我们一定要铭记将军的伟大过往,不能让他白白承受如此多的苦难。吴信泉将军千古,让我们向这伟大的一家人致敬!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ipingshizx.com/spshj/1360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