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4/2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治疗白癜风的知名专家 http://m.39.net/disease/a_5452928.html
                            

教师节

上海历史上的那些学校原创石梦洁上海通志馆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教师的工作,关系着人才的培育和社会的发展。而教师队伍的建设,从来是各类事业发展与提高的重要基石。正如梁启超所言:“师范学校立,而群学之基悉定。”

在教师节到来之际

小通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上海历史上的师范学校

顺便梳理一番

上海师范教育极简史

晚清至民国的上海师范教育

上海的师范教育,可追溯到20世纪末的南洋公学师范院。至今已有多年的历史。这是我国教育史上的第一所师范学校,是中国师范教育的发端。

南洋公学—年间的楼牌式校门。这一期间学校设置过师范班、特班、政治班、商务班和东文学堂等。

清代同治(~)初年,洋务运动兴起。当时,上海的城市发展粗具规模,受洋务运动影响,创办了一些近代新式学堂。洋务运动旨在学习西方的“长技”和“西文”,故新式学堂多数延请西人为教习。梁启超等有识之士,主张“重童蒙”必先“兴师范”,自立师范学校,养成小学堂教员。

年冬,大理寺少卿盛宣怀呈请在上海设南洋公学,先设师范院。

盛宣怀向朝廷建议筹建南洋公学的奏折。

盛宣怀的呈请得到清政府的允准。由他督办的招商局、电报局盈余项下每年拨白银10万两,在上海兴办南洋公学。盛宣怀派人在徐家汇北部(今华山路以西地块)选择校址,着手购地造房,次年春,校舍尚未建成,于租赁民房,先开办师范院。南洋公学师范院在举人、贡生、监生中考选录取高材生40名入学。年4月8日,南洋公学师范院在租赁房中正式开学。

插播一个知识点

其实,除了南洋公学师范院之外,上海在师范教育的很多方面都开创先河——

年,上海女学堂(经正女学)创建,设师范专门科,为中国女子师范教育之开端;

年,上海改龙门书院为龙门师范学校,为上海第一所独立设置的初级师范学校;

年,上海公立幼稚所附设保姆传习所,上海也成为中国创建幼儿师范教育最早的地区之一。

从晚清至民国,政府围绕“否需要独立设置师范教育”,展开了连续不断的争论。年4月,国民政府公布《中华民国教育宗旨及实施方针》,其中第五条规定“全国师范学校在可能范围内,令其独立”,才使师范的独立设置有了依据。

早期师范学校的专业设置并不分科,这与小学和幼儿园教师的任职情况有关。清末民初的小学里,绝大多数教师都兼教几门课。而地处偏僻的乡村小学,教师甚至需要同时教授所有班级的课程。因此,当时对教师的要求是兼教为主,需要有文理初通、艺体兼长的知识面和教学能力。至于幼儿教育,更无学科分工。比如南洋公学师范院,学生最初中西兼修;2年之后,专修英文、算学。他们学成后担任教习,所教科目则大致视其专长而定。

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这是第一部学制,即“癸卯学制”。“癸卯学制”兴办新式学堂,规定设立初级师范学堂和高级师范学堂,并提出“为小学教育普及之计,每州县必设一所初级师范学堂”。“癸卯学制”公布以后,上海第一所初级师范学校——上海龙门师范学校成立,设本科和简易科,其中简易科又分文科和理科,这是上海师范教育最早的专业设置。

龙门师范校舍一角。

年,中华民国北洋政府颁布《学校系统改革案》,即“壬戌学制”,规定小学年限为6年,初中与高中分别为3年(即“六三三”制)。其时,高级中学内设高中师范科,与农、工、商科并设。初级中学内设简易师范科,或女子中学内设女子师范科。

年,汪伪上海特别市教育局重新公布国民政府年颁布的《师范教育法》,规定“师范学校得附设特别师范科、幼稚师范科”,学习年限分别为1年、2~3年。

~年,带有师范性质的私立江南体育学校,为培养中小学体育师资,专设体育师范专业。

年上海光复。上海的中等师范学校逐步趋向正规。年,上海有“市立新陆师范学校”和“女子师范学校”两所较为正规的中等师范学校,专业设置有国文科、英文科、自然科、社会科、教育科、普通幼稚科、体育科、劳作科、艺术科和美术科等。

晚清到民国期间上海的师范学校,总体可分为四类:普通师范学校、幼儿师范学校、女子师范学校和艺术体育师范学校。

普通师范学校

普通师范学校以养成小学校(小学堂)教员(教习)为目的。晚清时期,上海地区的设初级师范学校、师范讲习所、传习所,都设有普师专业,以养成副教员为目的。民国后,始有“中等师范学校”之称,各类师范学校均设普师专业。

南洋公学师范院年4月8日正式开课。师范院以“明体达用,勤学善诲”为立学宗旨。南洋公学在开办师范院的同时,还按照盛宣怀的设想,仿效日本师范学校开设了外院(即附属小学校),挑选10岁至17、18岁学生名,由师范生分班教之。这样师范生边学边教,学问和操行都有长进。在此基础上,再陆续开办中院(中学)、上院(大学)。

年南洋公学师范院与外院学生合影。

师范院规定,师范生学习年限最少为一年,合格后方可充任上、中两院教习。年,南洋公学中院落成,全体迁入新校舍,将师范院改为“师范班”。年,师范院被裁撤。前后6年多的时间里,培养学生71人,其中包括吴稚晖、钮永建、白毓崐(雅雨)、章宗祥等。

南洋公学中院教学楼旧影。

龙门师范学校年“癸卯学制”公布后,苏松太巡道禀准督抚,将上海龙门书院改为苏松太道龙门师范学校,属苏松太道管辖,为上海第一所独立设置的初级师范学校。开办之前,遴选沈恩孚、袁希涛、贾丰臻等4人东渡日本,考察师范学校的办学规则。年4月,龙门师范学校正式开学,设本科1班,学制3年;简易科2班(文、理各一),学制1年。上海龙门师范学校制定暂行章程、本科及简易科教学计划,均较正规。年,改称为“江苏省立第二师范学校”。

年《图画日报》上刊登的龙门师范学校。

年,学校于青浦县黄渡镇(现嘉定区)建黄渡农村分校,为中国首批创建的乡村师范学校之一。年,江苏公立商业专门学校、省立第三中学、第四中学、东南大学附属中学部分学生并入江苏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并改名“江苏省立上海中学”。其时,校内仍设师范科,同时改黄渡乡村分校为“上海中学乡村师范部”。

江苏省立上海中学牌楼。

江苏省立上海中学乡村师范部,年。

年,上海中学本部停办师范,而乡村师范部独立设校,更名为“省立黄渡乡村师范学校”。年后,因战乱先后迁至无锡、南京,不久停办。年春,学校在嘉定安亭镇复校,后改名为“省立安亭师范学校”。

省立黄渡乡村师范学校校舍。

黄渡村乡村师范学校级的毕业纪念册。复校的这一级被叫作“复光级”,确是很有纪念意义的一个叫法。

新陆师范学校上海继龙门师范学校以后的第三所公立师范学校,设于川沙新陆。年秋,由陆行乡开明绅士朱福田赠地百亩,年正式开学,初名“上海市立乡村师范”,学制为高中师范(中师)3年制,分农艺、工艺两科,后增设民教科。年,先后扩建三层教学楼、图书馆、实验室、金工工场、木工工场、70亩农场和二三百间校舍。年,“一二八”淞沪战争爆发,校舍遭日军轰炸,被迫停办。年11月,学生借读于康脑脱路(今康定路)私立立德小学,翌年2月迁至南阳路爱国女中,设“私立立德中学”,分设初中、高中和高中师范科。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学校被迫停办止。年10月重新复校,同时接管前日本第四国民学校,始改为“市立新陆师范学校”,设置师范部、初中部、小学部和慈善部,并将设于务本女中内的师范部并入。

年行号地图中的上海市立新陆师范学校,在武进路86号。

年6月,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原上海女子师范学校和新陆师范学校;8月10日,将两校合并,更名为上海市立师范学校。

幼儿师范学校

幼儿师范学校以养成幼儿园(蒙养园、幼稚园)师资为目的。幼师专业最初为“保姆”专业。年有上海幼稚师范学校,始正式设幼师专业,专招女生入学。

上海公立幼稚舍附设保姆传习所年,上海务本女塾附设幼稚舍,为上海幼儿教育的开端。务本女塾的师范生在幼稚舍实习,并管理幼稚舍的具体事务。年后女塾改公立,更名为“上海公立幼稚舍”。

年《图画日报》上刊登的《上海之建筑:务本女塾》。

务本女塾塾址初在今南市花园街,年吴馨购黄家阙旧营地。图为黄家阙路务本女塾旧楼。

女塾经理吴馨(怀久)派吴朱哲赴日本保姆养成所学习,年,吴朱哲学成归国,成立“上海公立幼稚舍附设保姆传习所”,聘请陆瑞清、龚杰、陆费逵等兼职授课,开设保育法课程。传习所年夏天开学,招收学生36人,年底毕业21人,担任幼稚所保姆。

上海市立幼稚师范学校年11月,上海市政府委任著名幼儿师范教育家陈鹤琴为市立幼稚师范学校校长,兼办附属幼稚园。

年11月的《申报》上,先介绍了国立幼稚师范学校,进而提到“中央鉴于幼儿教育之重要,为积极推行起见,拟将幼师附设之幼稚师范专科,迁于上海续办,闻不久即可实现”。

市立幼稚师范学校专招女生入学,其校舍在沪西愚园路号,12月25日正式开学。年,改名“上海市立女子师范学校”。年8月,与市立新陆师范学校合并为上海市立师范学校。

女子师范学校

晚清时期专设女子师范学校,培养女子小学堂教习。年后,实行男女同校,逐渐取消女子小学校。民国以后的女子师范学校,以养成一般小学校和蒙养园(幼稚园)教员(保姆)为宗旨,并讲习幼儿保育方法,以期裨补家计,利于家庭教育。女子师范专业也分设幼师和普师两科,学成后分别充任幼儿园和小学校教师。

上海女学堂(经正女学)年,候补知府、上海电报局局长经元善集资创建上海女学堂(即经正女学,又称中国女学堂),得到梁启超、康有为的竭力赞助,校址在上海城南桂墅里。上海女学堂是华人创办的中国第一所女子学堂,标志国人自创女子教育的开始。上海女学堂内设师范专门科,招收女生。戊戌变法失败后,年停办。

年7月9日的《申报》上有一篇《谕禁骚扰》的文章,警告上海中国女学堂附近乡民不要骚扰女学。文中提到女学堂的地址在西门外桂墅里。

南洋女子师范学校年6月成立,是上海第一所正式女师。创办时,设文、理科各1班及师范本科、预备科各1班,由凌铭之出任校长。年,南洋女师易名为南洋女中,分设师范、普通两科,仍由凌氏任校长,后由吴若安担任。

南洋女子师范学校授课图。

南洋女子师范学校集体照。

艺术、体育师范学校

上海设艺术、体育师范学校,始于民国时期,均为私立。

年,“中国女子体操学校”成立,校址在爱尔近路(现安庆路)均益里,一部分毕业生任学校教员。但学校除体操以外,尚有伦理、国文、教育、生理、体育学、数学、音乐等科。

年,“女子青年会体育师范学校”成立,招收女生,修业3年。

~年间,有中国女子体育师范学校、江南体育师范学校、青光艺术师范学校、新华艺术师范学校等11所学艺术、体育私立师范学校建成。

上海艺术师范学生旅行团在南京东南大学体育馆。

年,依照国民政府教育部关于“师范均由国家设办”的指示,私立师范学校相继停办。

年后的中等师范学校教育

新中国成立后,上海中等师范教育发展较快。年8月,上海仅有一所上海市立师范学校;到年,连同各区县办师范,上海中等师范学校达26所。年,停办12所,保留9所。“文化大革命”期间,上海中等师范学校停止正常招生。“文化大革命”之后,原停办各校相继恢复。年至年,上海市中等师范学校从5所发展到13所。

年起,第一、三、六3所中等师范学校和师专、幼师专2所高等师范学校,开始招收五年制师范新生,不再招收中师生,全市的中等师范全面向师范专科过渡。

上海市第一师范学校

上海第一师范学校学生合影,年6月。

年6月,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原上海女子师范学校和新陆师范学校。同年8月10日,将两校合并,更名为“上海市立师范学校”。初时学制3年,招收初中毕业生,为解放后上海第一所市立中等师范学校,设普通师范、幼儿师范两科。年9月,幼师科迁出另立学校,专设普师。年上半年,上海市艺术师范美术班并入,9月,学校更名为“上海市第一师范学校”,校址在愚园路。年6月,学校停办。年6月在原校址复校,改学制为4年。年起,实行“5年制师范”专科教育。年12月,与上海师资培训中心合并。年划归上海师范大学管理。

上海市第二师范学校

四平路号。年,上海第二师范学校初转制成杨浦高级中学,校门口还同时挂着两块牌子。

年建立,原址胶州路号。年迁入四平路号,占地百亩,为上海市区面积最大的一所中等师范学校。初建时,全盘照搬苏联模式,旨在办成“列宁格勒式”的师范学校,求高起点、标准化。年,改为“工农师范大学”,年改为“杨浦中学”。年恢复为上海市第二师范学校。年起实行“五年制师范”专科教育。学校重视师范生师德的培养和专业思想教育,80年代,于漪校长以“一身正气,为人师表”为校训,提出“两代(师范教师和师范生)师表一起抓”。年7月,转制为“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是上海市首批实验性示范性高中之一,人民教育家于漪是学校名誉校长。

上海市第四师范学校

上海市第四师范学校教学楼

年9月建立,地址在制造局路号。年秋,与第三、第五师范合并,进行四年制中师试点。“文化大革命”期间,一度设中学班,年恢复师资培训。升格为“上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全国第一所培养小学教师的师范专科学校,招收三、四年制中师毕业生,实行2年制专科教育。年起,实行“5年制师范”专科教育。年上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撤销建制,并入上海师范大学。

上海市第六师范学校

上海市第六师范学校

年9月建立,地址在浦东大道号,是以培养上海郊县小学教师为主的中等师范学校。“文化大革命”期间,设短期师资训练班。年恢复正常招生,先后设2年制、4年制、3年制中师。年起,实行“5年制师范”专科教育。年,学校先并入上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后又并入上海师范大学。

上海市安亭师范学校

安亭师范学校一角

年建立,前身是前文提到的“江苏省立第二师范学校黄渡乡村分校”。年9月与震川初级中学合并,易名为“苏南黄渡师范学校”,设师范、初中两部。年,青浦、松江、嘉定三县简易师范学校和青浦县职业中学并入,易名“苏南安亭师范学校”。年,改称“江苏省安亭师范学校”。年,学校随嘉定县划归上海,改称“上海市安亭师范学校”。年,试办半农半读师范学校,更名为“安亭半农半读师范学校”,学制延长到4年。实行农闲多学、农忙少学的原则,制定了大忙、小忙和农闲的三套教学计划。这一试验,至年春终止。“文化大革命”期间,设短期师资训练班。年恢复正常招生。学校受陶行知教育思想影响,以训练乡村教师,改造乡村生活为使命。年秋季起,停招师范生。从“江苏省第二师范学校黄渡乡村分校”到“上海市安亭师范学校”,历时73年,是上海地区历史最悠久的中等师范学校。

上海市松江师范学校

上海市松江师范学校

年建立,地址在松江县城。初创时为“江苏省立女子中学附设高中师范部”。年抗日战争爆发,松江沦陷,学校迁址上海市内。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学校解散,年复校。年改名“苏南松江师范学校”,次年称“江苏省松江师范学校”。年底随松江县划归上海。年停办,年复校。年,并入上海师范大学。

上海市浦明师范学校

今天浦明师范校园已经改建成上海市商贸旅游学校。图为浦明师范九三届学生赠予母校的雕塑,仍在校园内。

图片来源见水印

年建立,地址在浦东南路号,由上海市浦明中学改建,设4年制中师。年5月,学校整建制改成上海市东格致中学,年起不再招生,年6月正式停止办学,师资调入格致中学、大境中学等校。原校址今天是上海市商贸旅游学校。

上海市崇明师范学校

上海市崇明师范学校大门

年建立,地址在崇明北三沙洪东首,年先在新风中学设中师班,年6月正式建校。学校从80年代中期起,进行师范生专业基本功系列训练实践,为上海中等师范教育提供实践经验。学校实行2年制中师(招收高中毕业生)、3年制中师(招收初中毕业生)和4年制中师等学制,并附设幼儿师范专业。1年,原崇明师范学校通过办学体改试点,转制为崇明外国语高级中学,今已撤制。

上海市幼儿师范学校

上海市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宝山路号校址。

年,上海市立师范学校分出幼师科5个班,建立上海市幼儿师范学校,地址在江湾区高境庙殷高路42号,由原私立岭南中学改建,学制3年,招收初中毕业生。60年代初,发展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幼儿师范学校之一,其时有在校学生0人左右,教职员余人。自建校至“文化大革命”前,是上海惟一直属于市教育局的中等师范学校。年,搬迁至宝山路号。“文化大革命”期间,试办过师资短训班,之后,恢复正常招生。年,升格为“上海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招收中师毕业生,实行2年制师范专科教育。年起实行“5年制师范”专科教育,为中国第一所培养大专学历幼儿园教师的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年,并入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市第二幼儿师范学校

年建立,地址在浦东东塘路17号。年设幼师班,次年正式建校,主要为上海郊县培养幼儿园教师,今已撤制。

上海市南林师范学校

南林师范学校旧教学楼,这栋楼原为清末著名昆曲艺术家徐凌云的别业徐园中“桃李园”的主体建筑。年,旅法化学博士宋梧生集资在此创办了大中化学化工厂,即后来的上海葡萄糖厂,年后在此开办学校,后为南林师范学校。

年建立,地址在光复西路复兴村号,由上海市南林中学改建。学校设幼儿师范专业,先后实行2年制中师(招收高中毕业生)、3年制中师(招收初中毕业生);年起,设特殊教育师范专业,开设特殊儿童心理学等课程,为聋、哑、盲、弱智儿童特殊教育学校培养教师。年,划归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市行知艺术师范学校

上海市行知艺术师范学校的行知楼和行知像。

年,将陶行知创办的育才学校更名为“行知艺术学校”,次年,增设师范部,校址在万航渡路号。年,更名“上海市艺术师范学校”,设音乐舞蹈、美术等专业。为上海最早单独设置艺术专业的公立师范学校。年停办。年7月,根据培养小学艺术教师的需要,将徐汇区64中学改建为艺术师范学校。为纪念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学校命名“上海市行知艺术师范学校”。年,迁址至虹口区四平路弄号,学制3年,招收初中毕业生,遴选音乐、美术有特长者入学。年,迁址至虹口区四平路弄号。年,学校实施“5年制师范”专科教育。年6月,并入并入上海师范大学。

上海市体育师范学校

年,根据上海培养小学体育教师的需要,建立上海市体育师范学校。先设于虹口区红旗中学内,年,迁至川沙县(现浦东新区)杨思镇南街号杨思中学原址。学校专设体育专业,学制3年,招收初中毕业生,遴选有体育专长者入学。学校以培养专职小学体育教师为宗旨,以能上体育课、组织开展体育课外活动、训练运动队和从事小学体育教科研工作为目标。年,停止招收中师生,1年,并入上海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

至年12月,上海共有中等师范学校11所。年,上海市中等师范教育全面转制,在校师范生并入高校,其中幼儿师范并入华东师范大学,普通师范并入上海师范大学。至此,上海市中等师范教育完成使命。此后上海小学、幼儿园师资的培养,由高等师范学院承担。

华东师范大学和上海师范大学,作为上海两所重点建设的高等师范院校,小通不必在此赘述。这里只就简单介绍一些学校沿革,作为本文的补充,更多详情请移步学校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ipingshizx.com/spsdl/13505.html

------分隔线----------------------------